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我不是你想要的样子,但我活成了我喜欢的样子”

做自己的 广东学联 2022-05-06


声音会发光

这里的光

会照拂你内心的每一寸柔软


各位听众朋友们

欢迎收听

  学联FM · 微莞电台  第六期  

 【晚安电台】栏目  


今晚

让我的声音伴你入睡






▼▼▼▼▼




//

我是志豪,大家晚上好。


前两天志豪碰到一位朋友,她跟我说她刚去做了心理咨询。她说以前的她总是特别在意他人的眼光,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。随后我问她,这次咨询对她目前的状态有帮助吗?她告诉我,好多了。


但咨询师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法,只是在不断地引导她去“自己认识自己”。的确,一千个读者心中尚且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她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,长期以往只会愈加困惑。其实多数时候的犹豫以及困惑,都来源于我们不够了解自己。


这让志豪想起了一首歌,也就是今晚想跟大家分享的,来自Jessie J的《Who You Are》。

 


"just be true to who you are"



这首歌的歌词大意是说不要刻意迎合世俗的眼光,不要失去自我,不要总把他人的艳羡当做自我实现,这样会累得喘不过气又不是真的快乐。



▼▼▼▼▼




这星期我在电影院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《绿皮书》,让我对"自我认同"有了更多的思考。影片中的黑人主角Shirley博士是一名优秀的钢琴家,他高贵又绅士,拥有着极其渊博的学识。在我们看来已经足够出色的他却并不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他已经迷失在这个社会之中。


在才华上,他是一个受人尊重的钢琴家,但种族上又是一个得不到南方人真正接纳的黑人,他很在意别人的目光,这两种身份形成了巨大冲突,让Shirley长期处于煎熬的思想斗争之中,无法真正地接受、认清当下的自己。


在影片中,另一个主角Tony对他说:“你有真正的才华,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,做你自己就好”。最后他让Shirley博士明白了要想获得尊重,首先得自己认同自己,影片最后Shirley选择了走进黑人俱乐部,演奏自己从未演奏过的黑人音乐,和自己的同胞欢聚在了一起。


正如我们一开始所说的:不要固执地琢磨自己在别人脑海里的印象,有时候他人的偏见首先是出于自己对自己的否定,也出于自己对自己的不了解。当你认清自我与周遭的环境时,你便不再专注于他人的眼光,终将找回最真实的自己就如同Shirley博士和Tony第二次在路上被警察拦下那时候一样,那一刻,我能从Shirley博士眼中看出那种不安与防备,害怕还要再被扣押进警察局。这便是Shirley还不能真正接受当下自己处境的原因。


所以要记得:无论你身在什么样的境地,都无需活在他人的边边框框里,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就好。



▼▼▼▼▼




你也曾发现自己会故意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下吗?比如发朋友圈前对文案的反复修改;对好友可见范围的再三斟酌;怕别人觉得自己矫情又怕自己的内容引起别人的不适;发送后又在苦恼为什么没人给我点赞评论;为什么某一个同学就是和我合不来,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?等等……


很多同学总是习惯用他人的目光定义自己的选择,过分看重外界自己的评价,在别人的眼光里战战兢兢,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初心。我觉得:其实无论我们怎么做,都依然会有人不喜欢,重要的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


▼▼▼▼▼




在小说《无声告白》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“我们终此一生,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”志豪觉得《Who You Are》这首歌也同样告诉我们这一个道理,我们不仅仅要做自己,而是要懂得:生活中难免会受他人的影响,关键是不要忘记做自己喜欢的事,你觉得呢?


希望日后的我们,可以骄傲地对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说:“对不起,我不是你想要的样子,但我活成了我喜欢的样子。” 



心之所向,后会有期

我们下期再会


//



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

争当时代弄潮儿

//每日一学“习”//

天天约定你


主播:刘志豪

编辑:刘志豪、欧阳泳琪

校对:李冰、杜嘉俊

审稿:卜润兰、辛琦、廖庆春

来源:广东团学文创中心——东莞理工学院莞创·意造新媒体工作室,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,广东学联综合整理。


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

① | 要跟学校的小卖部说再见了!下个月起实施……

② | 听说前几天有一群仙女刷屏了......

③ | 不仅能给老虎扎针,还能推拿撸猫?

④ | “您的外卖到楼下了,请来取一下”

⑤ | 6/2030000,爱了!

⑥ | 今天,你想栽在谁心里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